当前各方的产业焦点之一是过剩,不只是煤炭过剩,光伏、风电都处于过剩的状态。
二、阵列间距合理布置光伏阵列,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减少业主用地费用,同时还能减少电缆、支架等工程量,节省投资,同时还能提高发电量。五、光伏支架光伏支架选择合理与否跟后期的安装施工有很大关系,选择不合理会导致支架安装困难或安装不上。
三、地形测绘在施工图阶段,地形测绘很总重要,特别是山地,因地形复杂、各种制约因素较多(如树木、坟地),地形测绘最好采用1:500测绘图,并在地形图中尽量详细标出场地内建构筑物、树木、坟地、铁塔等位置及高度,以方便总图布置。采用何种基础需根据项目的岩土、地形、坡度、地下水、腐蚀性等条件选择。光伏阵列间距需根据坡向、坡度、太阳方位角等通过计算得出,不同的地形、坡度给出不同的间距距离。四、总图布置总图布置主要包括组件阵列布置、道路布置、围栏、开关站(升压站)位置等工作。地面光伏电站设计工作是整个光伏电站建设的灵魂所在,影响到项目的投资成本,决定了项目后期施工、运营的便利性及整体效益,需要多方面考虑才能确保电站能取得优良的效益。
目前多采用U型檩条和插管式立柱解决以上问题。目前最常用的基础是微孔灌柱桩基础。合肥光伏应用的开花结果离不开扎根落户的企业,以晶澳、阳光电源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已成为中流砥柱。
2015年公司全年销售收入84.8亿元,2016年1~2月出货423.9兆瓦,同比增长62%,产值18.2亿元、同比增长121%,进出口额9093万美元巴基斯坦电力紧缺,部分原因是发电方式不足,光照条件的优势没有很好利用。常规多晶组件CYPRESS,电池平均转换效率18.5%,组件功率比目前行业水平高出5~10W,达到领跑者要求(270W/320W)的组件产出比例超过90%;高效多晶组件润秀(RIECIUM),采用RIE技术增加光吸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18.9%,组件功率集中在270W以上,100%达到领跑者要求;常规单晶组件CYPRESS单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19.9%,组件功率比目前行业水平高出5~10W,达到领跑者要求(280W/330W)的组件产出比例超过50%;高效单晶组件博秀(PERCIUM)电池采用PERC(背钝化局部接触)技术,电池平均转换效率20.7%,组件功率集中在285W以上,100%达到领跑者要求。预计,今年公司产能将达到2.2GW,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
与传统的电池组件相比,光伏双面电池组件受光面多了一面,整体的发电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合肥光伏应用的开花结果离不开扎根落户的企业,以晶澳、阳光电源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已成为中流砥柱。
过硬的产品,良好的销售渠道,合肥晶澳太阳能去年逆市上扬。在合肥晶澳的产品展厅里,一款企业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光伏双面电池组件颇为引人注目。合肥晶澳产品近年来广泛出口到欧美、亚洲等地区,巴基斯坦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全球光伏核心技术领导者,晶澳太阳能早在国家光伏领跑者计划实施之初就已有四款产品符合并超过了领跑者标准,分别为常规多晶CYPRESS组件,高效多晶润秀(RIECIUM)组件,常规单晶CYPRESS组件和高效单晶博秀(PERCIUM)组件。
以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为目标的合肥,光伏产业近年来取得快速发展。2015年公司全年销售收入84.8亿元,2016年1~2月出货423.9兆瓦,同比增长62%,产值18.2亿元、同比增长121%,进出口额9093万美元。展厅负责人高龙告诉记者,特变电工巴基斯坦100MW电站项目组件全由合肥晶澳提供,项目建成后可大大满足项目所属区域的电力消耗。截至去年底,全市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达430MW,总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目前,中广核太阳能已经向各组件厂家发布关于规范光伏组件最大尺寸边界及安装定位孔技术要求的通知,拟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按照统一尺寸标注采购光伏组件,据中广核太阳能技术部杨刚透露,目前公司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技术决策并将其上升到公司战略高度,希望通过招标中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推动整个光伏行业组件安装的标准化。晶科能源高级销售经理吴乐表示,虽然安装孔尺寸的调整只是一些细节变化,但这意味着现在使用的所有模具都要报废并要重新开模,包括库存备料都无法继续使用,这将会推高生产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只要组件确定不下来,支架就不能确定,而且组件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支架就要返工。面对安装孔尺寸不一带来的诸多问题,北控光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孙海燕认为,当前最为迫切的就是要解决组件和支架的衔接问题。
TUV南德大中华区光伏产品部总监许海亮表示。我国光伏组件生产企业众多,每个厂家的生产线不尽相同,如果统一安装孔标准,组件生产企业必须面对工艺调整、成本增加和重复认证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对25家组件生产企业的粗略统计,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光伏组件的安装孔尺寸达到17种。光伏组件边控安装孔位置和安装方式的多样性由来已久,即便是几毫米的微小差异,也会不同程度影响到EPC企业、项目投资方的整个供应链体系,导致安装成本上升,项目施工周期加长等问题。针对组件企业的担忧,作为认证方的TUV南德也做出了反馈,许海亮表示,凡是由于安装孔尺寸统一后导致的重新认证,认证方愿意针对这样的项目进行时间上的优先安排,并相应做出价格调整,以此推动光伏组件安装的标准化进程。中民新能总裁韩庆浩就遭遇过这样的经历,在其宁夏吉瓦级光伏电站的施工过程中,组件厂商供货紧张,需要临时调换其它品牌的产品,由于组件背面安装孔径尺寸不一致,大大影响了工程进度。
日前,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北控光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发起《关于光伏组件安装孔位置统一化与标准化的倡议说明》,旨在规范和倡导光伏组件孔位及安装方式的标准化。日前,多家企业联合发起《关于光伏组件安装孔位置统一化与标准化的倡议说明》,旨在规范和倡导光伏组件孔位及安装方式的标准化。
经过多方探讨,根据同期发布的《关于光伏组件安装孔位置统一化与标准化的倡议说明》,针对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60片光伏组件,初步公开倡议确定其最大外形尺寸不超过1650mm992mm(长宽)、安装螺栓规格统一为9mm14mm(直径长度)、宽边螺栓安装定位孔间距统一为9411mm、长边螺栓安装定位孔间距统一为1150mm。另一方面,据天合光能技术支持人员介绍,一旦按照新的尺寸调整产品,就需要对组件重新进行认证,这也是组件生产企业的一大困惑
中民新能总裁韩庆浩就遭遇过这样的经历,在其宁夏吉瓦级光伏电站的施工过程中,组件厂商供货紧张,需要临时调换其它品牌的产品,由于组件背面安装孔径尺寸不一致,大大影响了工程进度。针对组件企业的担忧,作为认证方的TUV南德也做出了反馈,许海亮表示,凡是由于安装孔尺寸统一后导致的重新认证,认证方愿意针对这样的项目进行时间上的优先安排,并相应做出价格调整,以此推动光伏组件安装的标准化进程。
光伏组件边控安装孔位置和安装方式的多样性由来已久,即便是几毫米的微小差异,也会不同程度影响到EPC企业、项目投资方的整个供应链体系,导致安装成本上升,项目施工周期加长等问题。另一方面,据天合光能技术支持人员介绍,一旦按照新的尺寸调整产品,就需要对组件重新进行认证,这也是组件生产企业的一大困惑。晶科能源高级销售经理吴乐表示,虽然安装孔尺寸的调整只是一些细节变化,但这意味着现在使用的所有模具都要报废并要重新开模,包括库存备料都无法继续使用,这将会推高生产成本。TUV南德大中华区光伏产品部总监许海亮表示。
经过多方探讨,根据同期发布的《关于光伏组件安装孔位置统一化与标准化的倡议说明》,针对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60片光伏组件,初步公开倡议确定其最大外形尺寸不超过1650mm992mm(长宽)、安装螺栓规格统一为9mm14mm(直径长度)、宽边螺栓安装定位孔间距统一为9411mm、长边螺栓安装定位孔间距统一为1150mm。经过对25家组件生产企业的粗略统计,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光伏组件的安装孔尺寸达到17种。
日前,多家企业联合发起《关于光伏组件安装孔位置统一化与标准化的倡议说明》,旨在规范和倡导光伏组件孔位及安装方式的标准化。面对安装孔尺寸不一带来的诸多问题,北控光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孙海燕认为,当前最为迫切的就是要解决组件和支架的衔接问题。
日前,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北控光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发起《关于光伏组件安装孔位置统一化与标准化的倡议说明》,旨在规范和倡导光伏组件孔位及安装方式的标准化。在施工过程中,只要组件确定不下来,支架就不能确定,而且组件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支架就要返工。
我国光伏组件生产企业众多,每个厂家的生产线不尽相同,如果统一安装孔标准,组件生产企业必须面对工艺调整、成本增加和重复认证等一系列问题。目前,中广核太阳能已经向各组件厂家发布关于规范光伏组件最大尺寸边界及安装定位孔技术要求的通知,拟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按照统一尺寸标注采购光伏组件,据中广核太阳能技术部杨刚透露,目前公司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技术决策并将其上升到公司战略高度,希望通过招标中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推动整个光伏行业组件安装的标准化记者从外媒近日的报道中了解到,印度准备限制进口劣质太阳能产品,预计将对中国商品产生冲击。据印度企业家称,中国商品占了印度太阳能市场60%的市场份额,因为他们的价格比印度便宜近一半甚至更多。
印度太阳能市场迫切需要质量方面的规定。所有企业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现在需要提高这种意识。
他表示之前部门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给太阳能产品提供补贴,现在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把控产品的质量标准上。印度的太阳能市场是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市场。
Lightinga Billion Lives工程的目标是让1000万人到2018年能用上太阳能,这项工程由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和能源与资源研究所共同主持。目前印度的太阳能产能达5000兆瓦,目标到2022年产能10万兆瓦。